查看原文
其他

金风吊装调试青年突击队:爬100多米高的塔筒是他们的工作日常

《新京报》 风能专委会CWEA 2023-07-10
 

推送规则变化导致部分读者错过了公众号最新文章,请读完点一下右下角的“在看”,最新文章推送会第一时间出现。


冰与火的青春

有一群年轻人,他们在戈壁、草原、黄土高坡和巍巍群山之中挥洒青春,他们与风为伴。当他们的故事被媒体报道,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后,让我们看到了青春画卷不同的描绘方式。

青年向未来


队员们多年来行走在戈壁、草原、黄土高坡和巍巍群山之中,爬100多米高的塔筒是他们的工作日常。


什么岗位需要经常练习长跑保持体能?什么工种需要随时准备经受严寒与高温的考验?什么工作绝对不能有恐高症?为发电的“大风车”服务,就是这样充满挑战性的工作。
由40名队员组成的金风科技吊装调试青年突击队,多年来行走在戈壁、草原、黄土高坡和巍巍群山之中,爬100多米高的塔筒是他们的工作日常
北京冬奥会筹备期间,突击队员又和同事们一起用6天时间,在张家口地区完成34台机组的调试并网发电,助力2022年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绿色用电,“用张北的风,点亮了北京冬奥的灯”
4月28日,这支由“空中飞人”组成的队伍,被授予2022年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。

爬百米风机和长跑三千米

“虽然有经验,但是100多米的风机爬起来,中途真是需要停下来休息会儿。”今年35岁的王跃刚,是金风科技吊装调试青年突击队中的一员,也是队伍里攀爬风机的高手。
风机主要由底座、塔筒、机舱、叶片组成,从风机吊装到运维,不仅考验技术与经验,还考验体能。风机的“智慧大脑”藏在底座里,队伍中有人专门负责调试“智慧大脑”的参数,通过精准的人工校对,保证风机高效运转。但塔筒及机舱里藏着许多线缆,王跃刚最常做的工作,就是在100多米高的塔筒里爬上爬下,接通线缆、调试设备。王跃刚和队友们,曾在海拔3200米以上的四川美姑、青海共和切吉,背着氧气罐完成了风机安装和调试并网。
入选突击队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不能恐高,攀爬一次100多米的风机,按照运动量计算,至少等于一次3000米长跑。王跃刚清晰地记得自己第一次爬风机时的场景,“那是我第一次独立高空作业,本来就非常紧张。塔筒里攀爬的空间很小,里面很闷,我手脚配合着往上爬,中间停下来休息的时候往下一看,真是心里一颤。”
王跃刚说,现在风机机型不断更新,塔筒的高度也从最初的60多米,增长到了如今普遍的100多米。为了保持充沛体能,长跑是他和队友们必须坚持的一项运动,工作时爬塔,休息时长跑,常年如此。

塔筒里的“冰与火”

“冰与火”,李贵龙这样描述突击队的工作日常。2017年,他参与内蒙古阿巴嘎旗的项目时,遇到了当地人俗称的“白毛风”,零下38℃的天气里,大风卷起厚厚积雪,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。“别说走路,眼睛都很难睁开。我们在现场结束工作准备折返时,被困在了大雪里。当时来了两次救援车辆,拖拽着我们的车艰难地往前走。”眼瞅着天黑了,为了安全起见,队友们决定在车里过夜。
经常要面对各种突发情况,经验丰富的队员在车里备了简单的干粮充饥,“但天气太冷了,没人敢睡熟。”李贵龙说,那一夜,他们一会儿打着车子,一会儿熄火,以此来保证车内的基础温度,又要尽量减少油耗。车窗外大风整整吼了一夜,等天色渐渐亮了,李贵龙叫醒了刚刚入睡的队友,张罗着准备继续赶路,“这时才突然发现,宿舍居然就在距离我们车子100多米的位置。”
王跃刚也经历过“极寒”。2021年初,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下起了鹅毛大雪,王跃刚和队友们在牧区100多米高的风机机舱里进行设备维护,机舱里冷得像冰窖一样,确认所有设备一切运转正常后,王跃刚拽了拽身上的安全绳索,然后顺着塔筒里的梯子往下爬。
大约半个小时后,王跃刚和同事顺利“着陆”。“到了地面才发现,外面白茫茫一片,大雪已经到膝盖了。”厚厚的积雪覆盖了所有的路,大家根本无法辨别方向,更找不到回镇上的路。他们只记得风车塔筒的门应该对着一条小路,可以通往附近牧民的家。凭着直觉,几人深一脚浅一脚地摸索着往牧民家走去。幸运的是,他们遇到了一位当地的热心牧民,整整走了两个多小时,把他们护送到了一条通往镇上的小路上。
相较于“极寒”,南方的湿热高温,同样是种严酷考验。室外环境动辄38℃,风机塔筒里甚至还要再高2℃-3℃,像火炉一样,又闷又热。“风机的材质以钢铁为主,进到里面立刻冒汗,再加上一直要工作,衣服很快就湿透了。”李贵龙说。
突击队里,40名队友有着明确的分工,崔苗苗是仅有的两个女孩中的一个。她的任务是跑各个现场,不断优化作业流程规范,为一线队员提供最优行动计划,让伙伴可以最高效地完成作业。
“和‘兄弟’们一起驻扎在现场,他们总是很照顾我,但我一直告诉自己,绝对不能给大家添麻烦。”崔苗苗一样要跟着队友们一起辗转于各种项目现场,去过戈壁、到过深山,住过小旅店,也睡过车里,习惯了这种艰苦。

一次超12吉瓦的纪录

由于常年在戈壁草原甚至极端环境里开展作业,突击队员们都经历过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,但危险系数其实是在降低的,这靠的就是不断迭代的科技加持。
队长史浩鹏说,随着风机一代代更新,队友们的作业流程、装备也在不断优化。“尤其是现在的信息监控设备会对极端天气等有一定预判,大幅减少队员遭遇极端天气的可能性,同时作业流程规范也在不断推陈出新。”
“努力会有回报。”史浩鹏介绍,2020年,40名突击队员分赴全国各个项目,和公司一线近3000名员工一起克服疫情影响,历酷暑、冒严寒,在保质量重安全的前提下,创下了新增装机超12吉瓦的纪录,相当于每年帮助社会减少2561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再造森林1400万立方米
北京冬奥会筹备期间,突击队员又和同事们一起用6天时间,完成34台机组的调试并网发电,助力2022年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绿色用电
风机是充满工业文明印记的巨大造物,却又是绿色环保的最佳符号,将无尽的风能转化为电能。工作中,突击队员将绿色环保的理念渗透到方方面面,为减少环境影响,避免资源浪费,他们在风电场建设前期总要踏勘寻找最佳运输路线;要制定“一机一案”,高效安装的同时也要保护当地生态,保护风景秀美的林地草原资源不被破坏。
史浩鹏说,这份工作确实艰苦,但又特有自豪感与使命感,是在为绿色零碳事业奉献力量,“我们的工作,为人类奉献碧水蓝天,给未来留下更多资源。” CWEA
来源:《新京报》/金风科技微平台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UIkOoE-Cy7Dma7SzlgO_xw

投稿与联合研究欢迎风能行业相关研究机构、专家学者、产业分析师向风能专委会CWEA公众号赐稿,或进行联合风能产业研究。CWEA投稿邮箱:
cwea40@cwea.org.cn,或请公众号后台留言
产业研究服务:
wengl@cwea.org.cn,文老师;
电话:010-59796665-3612

 


更多能源和风电行业专业报告,请关注风能专委会CWEA公众号,文章列表页右上角搜索“报告”,即可获取最新最全的报告。也欢迎您将CWEA公众号转发给朋友参考。

如果觉得好,不妨动动手指点一下。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